近期,動力電池回收概念受到市場關注。作為資源供給的重要補充,動力電池回收是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備環節。中信證券預計,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退役高峰期即將來臨,2027年全球鋰電池回收市場規模將超1500億元。作為動力電池回收的龍頭企業,格林美也在加速布局,近日連簽兩項戰略合作協議,分別指向開拓工程機械領域,并深化全球綠色產業版圖布局。
7月24日晚間,格林美發布公告,公司與山河智能簽署《關于在工程機械電動化與電池回收利用的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動力和儲能用鋰離子電池閉環產業鏈。隨后,格林美再發公告稱,公司與青山實業旗下瑞浦蘭鈞能源簽訂戰略協議,雙方擬在全球范圍內共同構建廢舊動力電池及其廢料的回收、資源化、再制造的全生命周期價值鏈體系。
全方位布局,“站上”風口
據了解,格林美與山河智能的合作落腳于工程機械行業的電動化趨勢,雙方將綠色理念注入到工程機械的開發理念中,共同開發工程機械用鋰電池系統。
根據協議,山河智能優先采購、推廣格林美鋰電池系統,尤其是優先推廣梯級利用動力電池系統。此外,格林美將優先采用、采購山河智能生產的工程機械及電動化產品。
值得關注的是,雙方將共建共享回收服務網絡,共同打造工程機械設備及工程機械用鋰電池的回收服務體系,共同發展鋰電池金屬材料的回收利用,進一步推動鋰電池在工程機械上應用上的資源共享、利益共贏。
格林美與瑞浦蘭鈞能源的合作則是為進一步布局全球綠色產業版圖。
根據公告信息顯示,瑞浦蘭鈞能源是世界500強企業青山實業在新能源領域布局的首家子公司,青山實業是世界最大的不銹鋼制品公司及世界鎳資源的核心擁有者。
雙方將通過建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與鎳鈷等資源的定向循環深度合作關系,構建綠色減碳的新能源生命周期價值鏈,形成對動力電池及其廢物的完整綠色回收、鎳鈷鋰資源再造、三元材料再造、動力電池梯級利用的綠色產業鏈。
根據該協議,格林美將通過定向循環向瑞浦蘭鈞能源供應3萬噸磷酸鐵鋰或三元正極材料。協議期限內,格林美合作供應瑞浦蘭鈞能源動力電池成品業務量5GWh。雙方聯合構建材料與電池的定向循環模式,構建綠色減碳的新能源生命周期價值鏈。
值得一提的是,格林美在動力電池回收領域的全方位布局也趕上了政策的風口。
2022年6月,生態環境部等七部門印發《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提出要強化資源回收和綜合利用,推進退役動力電池等新型廢棄物回收利用。
7月2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表示,我國已初步建立了動力電池的回收再利用體系。未來將進一步健全回收利用體系,加快制定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加強央地工作聯動,形成協調監管機制,完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標準體系,支持智能拆解、材料再生等技術攻關和推廣應用,加快培育一批梯次利用和回收再生的相關企業。
事實上,政策的大力支持使得格林美“如魚得水”,憑借多年積累的區位和技術優勢,格林美有望繼續做大做強。公開資料顯示,格林美已在中國十一省市建成十六個廢物循環園區,回收處理廢舊動力電池、電子廢棄物、報廢汽車與鎳鈷鋰鎢戰略資源,制造新能源材料高技術綠色產品。此外,該公司在武漢、荊門、無錫、天津與深汕等地建設了5個動力電池回收與處置基地,形成覆蓋中國長三角、珠三角、華中與京津冀等核心地區的動力電池回收體系。
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廣闊
與此同時,動力電池回收產業的供需狀態也非常值得關注。
根據中汽協的數據顯示,2022年1-3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100.6GWh,同比累計增長206.9%;而動力電池裝車量累計51.3GWh,同比累計上升120.7%;而2022年3月底,我國動力電池動態庫存量為49.40Gwh。由此看來,目前動力電池的產量基本是裝車的一倍,動力電池庫存積壓的問題較為明顯。
但是,消化動力電池庫存的方式不只有裝新車,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換電。據了解,一般動力電池的服役年限在5年左右,而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首批推廣應用是在2014年前后。也就是說,第一批動力電池已經達到退役年限。
未來5年,動力電池平均每年退役約20-30GWh或16萬噸;預計到2026年,累計退役量超142.2GWh或92.6萬噸。2022-2026年,TOP10企業累計退役量將達90GWh。
在“雙碳”的背景下,很多動力電池企業和車企都投資建立了自己的電池回收項目,但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其實是一件專業性極強的產業。需要考慮如何高效拆解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廢物,同時還要保證電池的安全性和環保性。作為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格林美具有相對較強的競爭優勢。
格林美或迎業績爆發期
需要指出的是,格林美是A股最早一批擁有動力電池回收技術的上市公司。
2015年,格林美進入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經過多年的技術實踐和積累,公司于2020年已經拿到3張動力電池回收與處置的牌照,同時被工信部納入《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的首批“白名單企業”中。
業績方面,格林美2022一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69.67億元,同比上升86.78%;歸母凈利潤3.32億元,同比上升20.23%;扣非凈利潤3.18億元,同比上升25.47%??梢哉f,該公司的業績增長態勢令人樂觀。
根據機構預測,2021年是動力電池退役初期,未來幾年動力電池的退役規模仍將持續增長。國家能源署曾預測,未來10年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的規模將超過千億規模,細分領域景氣度或將加速上行。
客觀來說,格林美動力電池回收業務的優勢還未完全發揮出來。公司動力電池回收的產能設計總拆解處理能力在21.5萬噸/年,再生利用產能10萬噸/年,但2021年公司回收各類廢舊電池和電池廢料僅約3萬噸;回收合作方面,公司2021年與鋰電池頭部企業億緯鋰能戰略合作10000噸鎳產品定向循環利用,格林美承諾自2024年起10年內向億緯鋰能供應每年10000噸以上的回收產出鎳產品,以構建構建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價值鏈與鎳產品綠色供應鏈。
此外,格林美參與投建的青美邦印尼鎳資源項目一期工程(3萬噸鎳/年,以鎳中間品產出)已于2022年6月底順利竣工。隨著新產能的逐步釋放,該公司未來的業績非常值得期待。
多業務并行下,格林美動力電池回收業務仍有一定的優勢和業績增量。目前國家對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政策法規趨嚴,行業的規范化水平大幅提升。在政策的激勵下,不斷開拓市場,依靠強大的技術創新優勢和循環產業鏈優勢,格林美將大有可為!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2023-04-14
全球最大噸位豪華客滾船在廣州啟航 內裝材料實現10…
2023-04-14
三結鈣鈦礦光伏電池效率創新高
2023-04-14
構建生態圈 險企加速布局康養產業
2023-04-14
超百城推進“帶押過戶” 多方合力疏通堵點
2023-04-14
專家:經濟恢復正處于關鍵期 穩經濟舉措料持續發力
2023-04-14
機構:美元趨弱 黃金配置價值凸顯
2023-04-14
二季度市場投資主線也愈加清晰 地產鏈、制造業產業升…
2023-04-14
基層醫療設備市場將繼續擴容 相關上市公司將持續受益
2023-04-14
白酒遭遇倒春寒 資金“虹吸效應”受關注
2023-04-14
AI步入實用階段 多家游戲公司部署應用搶先機
2023-04-14
牛股推手現身一季報 機構錨定細分行業龍頭
2023-04-14
看好數字經濟板塊 次新基金火速建倉
2023-04-14
AI監管升級 業內建議把握好“平衡術”
2023-04-13
覽富財經網訊:4月13日證監會核發翔騰新材1家企業…
2023-04-13
覽富財經網訊:4月20日創業板首發上會企業2家 ?!?/p>
2023-04-13
成都:著力布局構建數字經濟等8個產業生態圈 打造大…
2023-04-13
香港創科及工業局局長:對人工智能持開放態度,正研究…
2023-04-13
廣東擬將數據要素納入GDP核算 數據交易額今年有望…
2023-04-13
合肥就提取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款征求意見
2023-04-13
海關總署:加快出臺《海關對海南自貿港監管辦法》,探…
2023-04-13
中央網信辦等五部門印發《2023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
2023-04-13
海關總署:發揮RCEP協定在穩外貿穩外資等方面的作…
2023-04-13
“五一”假期預定高峰提前到來 文旅需求呈明顯上升趨…
2023-04-13
文化和旅游部:組織開展2023年文化和旅游消費促進…
2023-04-13
產業資本加速布局 回購增持大潮再起
2023-04-13
第八批國家藥品集采結果公布 有專家稱第九批國采或年…
2023-04-13
4條數字經濟領域指數發布首日“開門紅”:平均漲幅達…
2023-04-13
年內113家公司公告定增方案已完成 49家定增金額…
2023-04-13
部分中小銀行調降存款利率引發LPR討論 業界認為4…
2023-04-13
多家航運上市公司發布分紅預案 擬分紅金額超216億…